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建昌天气预报最近10天_建昌天气

tamoadmin 2024-12-14 人已围观

简介1.多地降雪量突破极值!玉米、生猪双双承压,后续天气还会回暖吗?2.辽宁霜冻什么时间2009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无霜期比历年偏长。年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极其不均,第一场透雨出现在4月19日。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多。年内气象灾害种类较历年偏少,但极端频发。主要气象灾害有夏秋季干旱、夏季局地强对流、8月中旬持续高温、年末寒潮。其中连山、建昌、南票的夏秋连旱为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

1.多地降雪量突破极值!玉米、生猪双双承压,后续天气还会回暖吗?

2.辽宁霜冻什么时间

建昌天气预报最近10天_建昌天气

2009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无霜期比历年偏长。年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极其不均,第一场透雨出现在4月19日。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多。年内气象灾害种类较历年偏少,但极端频发。主要气象灾害有夏秋季干旱、夏季局地强对流、8月中旬持续高温、年末寒潮。其中连山、建昌、南票的夏秋连旱为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干旱造成粮食大幅减产,给人们生产生活都造成了较大损失。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为(9.8~10.5)℃,比历年偏高(0.6~1.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4.7~37.3)℃,出现在8月12日到1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7.9~21.3)℃,大部分地区出现在12月下旬。    1月各地平均气温为(-5.9~-7.5)℃,各地均比历年同期偏高(1.3~2.5)℃。2月各地平均气温为(-3.1~-2.8)℃,各地均比历年同期偏高(1.8~2.9)℃。    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为(10.5~12.1)℃,比历年同期偏高(1.1~2.1)℃,其中3月下旬各地气温持续偏低,4月下旬有4到5天的低温时段,5月气温明显偏高。季内极端最高气温为(32.7~34.5)℃,沿海地区出现在5月18日,建昌地区出现在5月19日。季内极端最低气温沿海地区为零下(8.3~8.8)℃,西北部山区为零下11.1℃,均出现在3月2日。    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为(23.0~23.8)℃,比历年同期偏高(0.4~0.7)℃;四个县(市)区常规观测站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4.7~37.3)℃。    秋季(9月~11月)平均气温为(9.5~11.0)℃。沿海地区接近历年同期,西北部山区比历年同期略高。极端最低气温接近上年同期,沿海地区为零下(10.8~11.9)℃,西北部山区为零下15.2℃。    12月平均气温为(-5.1~-7.6)℃,比历年同期偏低(0.7~1.5)℃,各地极端最低气温为(-17.7~-21.3)℃。    降水2009年全市降水分布不均,兴城降水量最大,为510.4毫米;连山最小为370.4毫米,各地比历年偏少(1~4)成。    1月各地降水量为(1.5~2.6)毫米,历年同期降水量为(1.9~2.9)毫米,降水集中在22日的一次全市范围降雪过程。2月各地降水量为(14.5~28.2)毫米,历年同期降水量为(1.9~2.4)毫米,比历年同期降水多(12.6~24.8)毫米。    春季(3月~5月)降水呈现出少、多、少的趋势,平均降水量为83.5毫米,连山比历年同期偏多3成,建昌偏多1成,其它地区比历年同期偏少1~2成。与历年相比3月略偏少、4月偏多、5月上旬偏多。春季第一场透雨(≥10毫米降雨)出现在4月19日,平均雨量为23毫米。    夏季(6月~8月)降水量为(196.3~359.9)毫米,降水时空分布极其不均,除兴城偏少1成外,其余各地均比历年同期偏少(3~5)成。    秋季(9月~11月)降水量为(47.6~111.3)毫米,绥中比历年同期偏多1成,其余各地比历年同期偏少(4~6)成。第一场雪出现在11月12日傍晚,过程降水量为(2.7~6.2)毫米,积雪深度为(3.7~7.8)厘米。    12月各地降水量为(0.8~4.8)毫米,降雪分布极其不均,连山、绥中两地与历年基本持平,建昌、兴城两地比历年偏少(6~8)成。    日照市各地日照丰沛,年日照时数为(2636~2996)小时。连山接近历年同期,其它地区比历年同期偏多(187~293)小时。    1月各地日照时数为(220~247)小时,比历年同期偏多(14~30)小时。2月各地日照时数为(162~221)小时,兴城、绥中两地比历年同期偏多(7~17)小时,连山区比历年偏少8小时,建昌地区比历年偏少46小时。    春季日照时数为(762~864)小时,沿海地区比历年同期偏多(32~)小时,建昌接近历年同期。兴城、绥中偏多明显,特别是5月沿海各地日照明显偏多(30~50)小时。春季各地无寡照现象。    夏季日照时数为(687~790)小时,沿海地区比历年同期明显偏多(59~158)小时,西北部山区比历年同期偏少36小时左右。    秋季日照时数为(595~672)小时,其中连山和建昌比历年同期偏少(52~71)小时,兴城和绥中接近历年同期。    12月各地日照时数为(181~215)小时,其中兴城、绥中两地比历年偏多(13~15)小时,连山、建昌两地偏少(8~20)小时。    主要气象灾害2009年,全市气象灾害种类较历年偏少,但极端频发。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局地强对流、高温、寒潮、浓雾等,其中干旱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较为严重。    1、干旱:今年全市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从6月下旬开始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7月中旬~8月中旬伏旱较为严重,西北部山区为中到重度干旱,沿海地区大部为轻到中度干旱。8月下旬~9月中旬大部分地区降水又持续偏少,使得原本旱情缓解的地区(如兴城)又发生秋吊,原旱区(如连山、建昌、南票)旱情进一步加剧,由伏旱转为夏秋连旱。    通过对今年干旱的分级评估结果表明:今年夏秋季连山、南票、建昌旱情严重,为中到重度干旱,为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    2、局地强对流:今年全市共出现7次明显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其中受灾面积大,损失较为严重的有4次。6月9日绥中的葛家、大王庙、高甸子等3个乡镇25个村遭冰雹袭击。受灾果树40万株,农作物16平方千米,大棚236栋,直接经济损失7498万元。6月14日绥中西平、高台、大王庙、高甸子4个乡镇(22个村)突遭冰雹袭击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持续20分钟左右,强降水持续38分钟。此次灾害共造成农产品减产31459吨,直接经济损失5182万元。6月29日连山的金星和台集屯两乡镇(共17个村)遭冰雹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36.2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4039.6万元。8月27日14时35分~16时,绥中县大王庙、范家、明水、秋子沟、加碑岩等5个乡镇39个村遭受大风、冰雹灾害。造成农产品减产63876吨,直接经济损失7,961万元。    3、高温:8月11日~15日全市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连山连续5天、建昌连续4天、绥中1天最高气温超过35℃。乡镇加密自动站观测结果显示:13、14日气温最高,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均超过35℃,其中30多个加密自动站达到37℃以上。    4、寒潮:2009年全市共经历5次寒潮天气,其中12月25日到26日过程降温幅度达10℃左右。气象部门均提前作出准确预报,共发布寒潮蓝色预警6次,寒潮**预警2次,没有造成明显灾害。    5、浓雾:2009年全市浓雾日数为29天,较上年有所减少。最低能见度仅为30米,出现在10月15日兴城,持续时间为4小时。持续时间最长的浓雾天气出现在3月4日绥中,持续时间长达14小时,最低能见度200米。

多地降雪量突破极值!玉米、生猪双双承压,后续天气还会回暖吗?

伴随台风“安比”来袭,北京市7月23日20时起自东南向西北出现降雨,东部地区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截至24日11时,北京市平均降雨量34.0毫米,城区44.9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通州永乐店,为139.8毫米。

受台风“安比”影响,天津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从23日20时至24日14时,天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18.6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市区的福方里,为237.1毫米。

7月24日上午,天津市多个路段积水严重。据天津市交管部门介绍,截至24日12时,天津因强降雨造成积水而取交通封闭的点位一度多达83处,天津交警派出巡查车持续不断地在全市各积水点位进行巡查,努力组织交通疏导。

辽宁省朝阳、葫芦岛地区24日上午出现小雨,局部出现中雨。据辽宁省气象台预计,24日中午到夜间朝阳地区及绥中、建昌暴雨,局部大暴雨,锦州、阜新地区及葫芦岛市区、兴城大雨,局部暴雨,上述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其他地区小雨到中雨。预计25日白天到夜间全省阵雨或雷阵雨。

受台风影响的上述地区各级防汛部门正加快排水作业,多举措处置各类险情。北京排水集团共出动抢险单元229组、人巡打捞组174组、设备抢修组42组。截至24日9时,北京排水集团50座雨水泵站开启运行,累计抽升雨水4.06万立方米。同时,北京市相关部门对已受损或存在危险的路段、河道、沟道等,设立警示标志,严禁人员进入。

面对严峻汛情,天津市各级防汛部门全员上岗,加快排水作业。39处易积水地区“一处一预案”全部启动,排水设备第一时间就位,245座泵站、60台移动泵车全部开车,1700多名排水职工全员上岗。

辽宁霜冻什么时间

这一轮的降雪、降温真的太猛了,北方暴雪,而南方冻雨,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骤降。回顾发现,今年全球的天气变化都很大,先是北美地区遭遇了极度的高温干旱,最高温度曾达到了50℃以上。而我国天气也变化频繁,北方雨量增加,而南方地区明显高热,甚至到十一时还面临35℃以上的高温。但随着寒潮来袭,气温呈现“断崖式”的下跌,不少网友调侃:“临近双11,气温也开始大促销,满30减15!”而最严峻的还要属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暴雪。

一、多地降雪量突破极值

根据之前的预报,7日至8日,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迎来降雪,其中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部、吉林西部的部分地区将迎来暴雪及特大暴雪。

根据当前各地发布的天气预警,辽宁沈阳积雪厚度已达到了10~15厘米,而内蒙古也已发布红色预警,通辽地区的积雪已突破50厘米,专家称其积雪量已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极值。同样,辽宁建昌县截至8日12时,降雪量也突破了有记录以来的极值。此外,内蒙古还有3个站的降雪量也都突破极值。

二、玉米、生猪双双承压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因此也最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而当前种养殖领域两大关注点就是玉米和生猪。

本来今年的玉米收获就延迟了,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受损后,市场短期承压,供给偏紧。而当前秋收已基本完成,但上市粮源明显偏少,整体进度偏慢。如果按照正常节奏,11月中旬将迎来新粮上市,但是受此次暴雪的影响,东北运输难度增加,再次使玉米购销进度拖延。

那么,后续就要关注2个方面:一是运输难度增加,惜售的情绪转浓,玉米价格短时仍高位震荡。但另一方面,暴雪过后,市场粮源会如何分化以及部分地区的雨雪天气可能会影响部分粮源的储存,届时可能会提前上市。因此,尽管当前玉米价格高企,但是却使雪后的市场变数加大。

另一方面,11月份以来,猪价震荡不已,主要原因还是受消费的提振,但是随着消费渐渐回落,猪价已渐渐企稳。不过受暴雪影响,部分生猪调运难度增加,猪源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对北方地区来说,消费没有那么火热了,因此北方地区猪价略显后劲不足,但南方地区腌腊提上日程,一定程度上仍带动涨势,不过涨幅已明显变窄。

三、寒潮过后还会回暖吗?

好消息是,本轮寒潮已经接近尾声,未来的降温主要出现在华东及华南等地。至于大家关心的寒潮过后天气是否会迎来回暖,目前来看会有一定回暖,但幅度比较小,总体来说大幅回暖的几率很小。因为拉尼娜通常是加剧极端天气而很少使天气发生逆转,因此总体来看,未来冷空气活动仍然很频繁,这也可能会导致今年冬天要“一冷到底”了。

9月下旬。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霜冻通常出现在秋、冬、春三季。它与“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冻时并不一定是霜。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