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上海天气空气质量指数_上海天气空气指标
tamoadmin 2024-10-21 人已围观
简介1.今天上海天气多少温度?空气质量怎么样?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2.关于pm2.5的所有资料3.上海为什么会有雾霾?你可以看下这两个网页,里面还要表格://.xmems.org.cn/hjkp/about_api.htm://.xmems.org.cn/hjkp/kqzl.htm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周报就是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几种常见污染物例行监测的结果,评价城市一周内
1.今天上海天气多少温度?空气质量怎么样?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
2.关于pm2.5的所有资料
3.上海为什么会有雾霾?
你可以看下这两个网页,里面还要表格
://.xmems.org.cn/hjkp/about_api.htm
://.xmems.org.cn/hjkp/kqzl.htm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周报就是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几种常见污染物例行监测的结果,评价城市一周内的空气质量,并以空气污染指数的表征形式来向公众发布。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原则: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目前我国所用的空气指数的分级标准是:(1)空气污染指数(API)5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2)API1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3)API2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标准;(4)API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值,API500点对应于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时各项污染物的浓度。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再调整增加其它污染项目,以便更为客观地反应污染状况。
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与报告: 污染指数与各项污染物浓度的关系是分段线性函数(见表1和图1),用内插法计算各污染物的分指数In(具体计算方法请参见《环境监测简报》19年第9期),取各项污染物分指数中最大者代表该区域或城市的污染指数。即:
API=max(I1,I2…Ii,…In)
该指数所对应的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当污染指数API值小于50时,不报告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日报基本常识
中央电视台将象天气预报一样,每天向公众发布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4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厦门市也在其中。为了让广大市民对空气质量日报有所了解,特对空气质量日报的基本常识以问答形式做一些介绍。
1、 何为空气污染?
答:空气污染是指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使大气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特性改变,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或危害各种生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设备、建筑物等的现象。
2、 空气质量受何因素影响?
答: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3、 为什么要公告环境空气质量?
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工厂、车辆、人口。空气质量由于以上原因,逐渐开始恶化,哪些地方在恶化,恶化程度如何,发展趋势如何,专家关心它,人民关心它,更关心它。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布空气质量状况,是为民办实事的一项举措,是环保工作走向与国际接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不仅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公开透明化,也有助于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环保工作的参与。空气质量根据报告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每小时报告的称为时报;每天报告的称为日报;每周报告的称为周报。
4、 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答: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5、 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主要依据哪些污染物?
答:我国目前规定空气质量必须依据的污染物有三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这是根据全国城市污染情况及现有技术水平而确定的。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市还将根据厦门市的特点,增加其他污染项目,使之更能全面地反映厦门全市的空气质量和污染状况。
6、 空气质量日报和周期是如何报出的?
答:空气质量日报主要依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连续不断地实时监测数据,并自动传输到中心控制室,经数据处理和计算后得出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再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包含了自动分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举例来说,测量总悬浮颗粒物的振荡天平方法就是用了航天飞机上测量颗粒物的技术设备。自动监测系统每4分钟就产生一组的监测数据,连续不间断地测量,然后计算出小时均值和日均值,一般来说日均值计算是用上一天中午12时到次日12时的数据。
7、 我市在空气质量日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市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空气质量监测,鉴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人力、物力限制,仅能取手工间断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法,一直未能实现空气质量的日报。
我市于19年引进了美国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在鼓浪屿和大生理实现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当年开展了空气质量周报工作。1998年建设了覆盖全岛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并于1998年5月25日成为继大连后全国第二个实现空气质量日报的城市。1999年底,我市又在国内率先推出空气质量时报上网。根据环保局的工作部署,今年还将完成覆盖全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逐步实现岛外各区的空气质量日报。与此同时,还准备与气象部门一起联合开展有关空气质量的预报工作。
8、 空气质量是如何评定的?
答:我国空气质量用了空气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值。我国目前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相当于达到国家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差,称之为中度污染,为国家空气质量四级标准;API大于300表明空气质量极差,已严重污染。
9、 不同级别的空气质量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
API 空气质量状况 表征颜色 对健康的影响 建议取的措施
0-50 优 可正常活动
51-100 良
100-200 轻度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200-300 中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300 重污染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10、 我市的空气质量处于什么水平?
答:厦门是我国最早实行空气质量日报的城市之一,监测结果表明厦门环境空气质量基本保持良好。1999年度厦门市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35,空气质量优级率达88.5%。
11、 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它的来源是什么?
答: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的中等刺激性气体,主要影响呼吸道。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含硫燃料。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很大部分来自发电过程及工业生产。吸入二氧化硫可使呼吸系统功能受损,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支气管炎及心血管病)。对于容易受影响的人,除肺部功能改变处,还伴有一些明显症状如喘气、气促、咳嗽等。二氧化硫亦会导致死亡率上升,尤其是在悬浮粒子协同作用下。最易受二氧化硫影响的人士包括患有哮喘病、心血管或慢性肺病(例如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者,儿童及老年人。
12、 二氧化氮有什么危害,它的来源是什么?
答: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主要来自于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和其他工业的燃料燃烧及硝酸、氮肥、的工业生产过程,具有腐蚀性和生理刺激作用,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士如哮喘患者,较易受二氧化氮的影响。对儿童来说,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研究指出长期吸入能会导致肺部构造改变。二氧化氮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酸雨的来源之一。
13、 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对人体有何伤害,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总悬浮颗粒物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大小由0.05至100微米不等的颗粒物组成,小于10微米以下的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漂尘)总悬浮颗粒物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包括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建筑工程以及气相化学反应。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决定于粒子吸入而积聚于呼吸系统的数量。直径10微米或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呼吸不适及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气促、咳嗽、喘气等)、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及损害肺部组织。因此,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更引起人们的重视。最易受总悬浮颗粒物影响的人士包括慢性肺部及心脏病、感冒或哮喘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
14、 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答: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著,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今天上海天气多少温度?空气质量怎么样?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空气质量周报所用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1)空气污染指数(API)5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2)API1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3)API2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标准;(4)API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值。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将调整增加其它污染项目,以便更为客观地反映污染状况。
我国目前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长期接触,易感人群病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较差,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一定时间接触后,对人体危害较大
空气污染指数API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类别 空气质量描述 对健康的影响
0-50 Ⅰ 优 可正常活动
51-100 Ⅱ 良 可正常活动
101-200 Ⅲ 轻度污染 长期接触,易感人群症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201-300 Ⅳ 中度污染 一定时间接触,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300 Ⅴ 重度污染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雨雪并存”现象:南京、扬州、泰州等沿江地区小雪纷飞,而上海、杭州、苏州等沿海地区却是*雨霏霏。云散天开 日暖风轻我们在看天气预报时,是晴是雨,温度多少等只是简单几句话,但做出预报却要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
首先是收集气象数据,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地观测大气变化,并将观测数据迅速汇集。
其次,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得到天气图、数值预报图等产品,为预报员提供预报依据。
第三,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初步预报。天气预报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天气学方法,就是对天气图上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做出天气预报。
另一种是数值预报方法,它是靠计算机“算出来”的。由于大气的运动遵循一些已知的物理定律,可将大气运动状态写成一组偏微分方程,给出初值(大气的当前状况),就可求解出方程组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值,据此得到大气的未来状况。
第四,最后结论。无论是天气学方法,还是数值预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预报结论也不尽相同。这时,预报员根据理论知识、积累的经验和相应的智慧,有时还通过多人会商,得出比较可靠的预报意见。
关于pm2.5的所有资料
12度左右,这几天空气质量都不好,出门要带口罩哦~如果是来旅游,这几天温度都很高,阳光下很暖和,反正我是穿单鞋+裤袜+西短,薄的针织衫+衬衫,备件外套,晚上还是稍凉~不过周六会有冷空气。
上海为什么会有雾霾?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而最为悲催的是,PM2.5尚未被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因此这就成了美国大使馆数据和官方数据直接冲突的根本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编辑本段监测情况监测标准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1]监测对比 2011年12月5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一公里,致多个省份之间的高速公路关闭,超过300个进京航班延误或取消。
大雾天气中出行的市民
美国驻华大使馆每小时发布一次PM2.5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12月4日下午19时,美国驻华使馆监测到北京的PM2.5浓度为522,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00,健康提示为“Beyond Index(指数以外)”,由于在美国使馆公布的AQI中,最高数值只有500,因此不少网友惊呼“再次爆表”。
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该意见稿提出,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介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调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方案,将现行标准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二是完善污染物项目和监测规范,包括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收紧PM10和NO2浓度限值等;三是提高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专家表示,PM2.5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已经被科学证实,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将PM2.5放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有利于消除或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管理的需求。
另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十二五”专项规划有可能在明年年初获院通过。同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吴兑指出,现公布PM2.5的阻力来自地方,地方制造压力阻止PM2.5公布,是当下政绩考核观、GDP独大的直接表现。
九个城市群分别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陕西关中、山西中北部和乌鲁木齐城市群。[2]
实施时间
2011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公布了PM2.5和臭氧监测时间表,PM2.5监测全国将分“四步走”。他表示,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而2016年则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届时全国各地都要按照该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3]中国情况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于2011年1月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20个国内评价城市普遍未开展细颗粒物监测。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巴黎、纽约等对PM2.5进行频密监测和发布的国际城市,其污染水平也相对较低,与此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新德里等城市,也早已开展了PM2.5的频密监测和发布。
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以下简称《测定》)开始实施。《测定》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在环保部近期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PM2.5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4]
2011年11月10日,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第七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的PM2.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将出台。标准将会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第一过渡时期的数值,来说明PM2.5指数的污染危害。
pm2.5口罩除了能防尘,防pm2.5,口罩面料用的能杀灭连抗生素都无法杀灭的“超级细菌”的康纶纤维。人在不停的呼吸中,pm2.5颗粒夹杂着大量的致病细菌被人吸入后直接侵害人体的健康。用口罩,无疑是有效的解决了即防尘、又防病的问题。
尽量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烟雾中有大量的pm2.5,会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如果无法阻止周边的人吸烟,那么应该尽量远离烟雾。
大雾天不能晨练。PM2.5是引起大雾天气的重要元凶之一,因此早上起来发现雾气比较大时,就不宜外出进行晨练。如果一定要晨练,建议带上真正能防pm2.5的口罩进行慢跑、小跑的运动量不大的晨练。
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需取统一而不是分离的应对战略。由于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因,即主要都是由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造成,因而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在行动上应是一致的。有研究指出,大气气溶胶的增加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与温室气体增暖作用是相反的,互相抵消的。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所抵消,一旦除去气溶胶将会使温室气体产生的增温表现得更显著,这将进一步增加CO2减排的压力。因而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这两个问题不能孤立地解决,它们是密切耦合在一起的。
必须发展更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和气候与生物地球化学变量的长期监测系统。利用这种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
对于像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战略尤其重要,因为这两个问题不但同时存在,而且同是因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同时迅猛增长,益使空气污染严重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加。从同一源头上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但经济上更为有效,而且可同时解决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
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同时考虑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的综合或集成技术,使两者排放量都能得到减少和控制;组织各方力量编写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气溶胶排放清单;进一步改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观测网,尤其是气溶胶观测网更需扩大和加密;进行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气溶胶——云——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发展气候模式(全球和区域模式)与空气污染模式相互耦合与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统,为建立中国中长期空气污染及其环境和气候影响的业务预报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持;建立耦合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系统,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未来情景预测,提供对社会和经济部门影响的后果和严重性评估。[9]
越小的粉尘越难被过滤,美国环保署EPA实验室研究发现对于空气净化(除尘)而言主要有三种清除粉尘的方法:
1)布朗运动(Brownian Diffusion) --对越小的粒子,效应越强。
2)滤网拦截(Interception) --对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6]
编辑本段环保部呼吁 201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外国驻华使领馆开展对我国PM2.5监测并且发布数据,做在技术上既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国的要求,既不严谨,也不规范。希望个别驻华领事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不合法也不合规 吴晓青说,从法律上讲,中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院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外交人员有义务尊重接受国法律法规,不能干涉接受国内政。”吴晓青说,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及发布,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属的公共权力,个别国家驻华领事馆自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从互联网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既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精神,也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世界各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关于PM2.5的标准也是逐步提高的。比如美国19年发布PM2.5Ⅱ级标准的时候,制定的是65微克/立方米。事隔10年,2006年修改这个标准的时候,才到35微克/立方米。因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紧密相连,而中国现在发布的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据中国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决定的。
加大信息发布力度 吴晓青也表示,从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的发布上看,环保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监测信息发布力度,“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将及时发布和公开环境质量监测信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74个城市,所有国控监测点都将陆续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监测信息情况。而且我们发布的监测信息和数据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一次发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PM10、PM2.5、一氧化碳共六项污染物指标的实时浓度值,并配以空气质量AQI指数,监测项目更全、监测点位更多,更具有代表性。”
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更加精准,也更加规范,完全能够满足公众以及各国驻华机构和人员对环境质量信息的需求。所以希望个别驻华领事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为什么北京有雾霾而上海没有
霾是空气中质量极小的固体颗粒易溶于水的气体与水溶解形成的质量极小的液滴(气象学称之为气溶胶颗粒)持续悬浮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废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气体与空气中水结合形成的水滴在空中持续悬浮,便形成了雾霾。
华北地区周边重工业企业和工厂较多,且气候干旱少雨,尤其是冬季。雾霾中的悬浮颗粒不能与空气中水分结合形成较大的液滴便很难沉降,这就是为什么华北地区雾霾多发于冬季的原因。上海临海,空气溼度较大,且上海新型企业多,重工业较少,不容易形成雾霾
雾霾天气严重我们需要做好自身的防范,家里可以安装新风系统,我家装的就是五度五恒新风系统,雾霾天也很舒适
上海有雾霾吗
想知道每天空气污染严不严重,不用特意上网问,自己用手机就可以查询
在微信的通讯录右上角点击“添加”,→选择“查找公共号”→再输入以下内容
输入:城市+天气
例如:常州天气
关注搜索结果排名第一的公共号
这样不费流量就能知道天气状况,空气污染指数,雾霾严不严重了
健康是最重要的,空气质量差的话,减少户外活动,记得戴PM2.5口罩
上海现在雾霾特别严重吗
在上海要看风向的,若是东南风,空气质量会比较好,PM2.5大约在50以下。若是西北风,则大多数天气PM2.5会在100-200多,下过雨后雾霾会大有改观。在上海,对雾霾的情况总体评价是中等。
平心而论,上海有雾霾么
春秋两季冷暖空气的交汇,产生雾的话很正常,也是上海多雾的季节。
至于霾的话是因为空气中灰尘颗粒物增多得不到扩散的缘故,这几年霾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汽车的增多,而且这不仅仅是上海做得好就可以取消了的,就像这几天的霾,就是因为上个星期的冷空气将北方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吹到南方后没有消散而形成的
雾霾什么时候会解决。还是说会越来越严重。上海雾霾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确切说是2009年开始严重。之前2005年就达到中污染级别。 2012年是因为2011年美国使领馆闹事引起社会关注的。 因为美国空气质量标准和劳工法在环境恶劣地区当差要增加津贴,严重损害健康污染地区,要增加期和加速轮换。由于美国 *** 不同意祝华...
上海和北京的雾霾哪个严重,
北京
上海现在雾霾严重吗
目前上海的雾霾还不算严重,最严重的雾霾天气出现在2013年12月初,上海空气遭遇持续重度污染,PM2.5值一度爆表。专家建议市民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最好佩戴专业防护口罩。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宜佩戴。美国进口的普卫欣口罩在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电脑网的口罩评测中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让天瞄的普卫欣帮您抵御雾霾的侵袭。
为什么上海雾霾那么严重?这样雾霾未来几年还要持续多久?这样的雾霾人类适合长期居住吗?
当然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你看看医院人多到什么程度了?百姓的健康就这么不值钱!
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人类的自我排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多!
上海是个弹丸之地,地图上看只是个小点,但是却聚集了近4000万人口,比偌大的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还要多一千多万,脑子正常的人都很清楚,在这样的城市,要有好的空气是不可能的。
*** 现在还在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解释雾霾的来源,来推脱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解释苍白无力,也不能让人信服。不在控制人口上做努力,一切都是瞎掰!整个东部地区都有问题,也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看 *** 的态度,他们首先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误,不承认就不会改,就还是把GDP放在首位,把生态文明抛在脑后。这样下去,恐怕10年也不会改善。
世博会之前,上海一向是空气质量不错的,搞坏一件事,很快就行了;但要从坏变好,那就非常非常困难了。所有的事不都是这样的吗?
上海雾霾严重吗
特别严重啊啊啊!我们上海人民真的是不得了啊= =
出门都像瞎了啊,能见度50米啊。在大楼里面仿佛置身仙境啊!
教育局还不放啊,提高污染标准啊,一定要给你拖到周末啊!
上海人民伤不起啊,雾都什么伦敦都弱爆了啊!重度污染啊!都爆表了啊!
雾橙色警报霾橙色警报啊,深井冰啊!伤不起啊TT满满的泪啊!
原创哟~望纳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