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郎木寺天气_郎木寺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
tamoadmin 2024-11-05 人已围观
简介1.旅途小记甘南之行—郎木寺大家好!我是健行渐远见春光,喜欢自驾旅行,这些年一家人没少开车往外跑,10年前的暑期间自驾青海、甘肃和四川之行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游走甘南的一段旅程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的最东端,也是藏族风情离内地最近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仅可以看百花盛开的桑科草原,开可以看黄河九曲中的首曲,另外甘南还分布着多达121座藏传佛教寺庙,尤以夏河的拉扑楞寺和碌曲县的郎木寺最为宏大。
1.旅途小记甘南之行—郎木寺
大家好!我是健行渐远见春光,喜欢自驾旅行,这些年一家人没少开车往外跑,10年前的暑期间自驾青海、甘肃和四川之行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游走甘南的一段旅程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的最东端,也是藏族风情离内地最近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仅可以看百花盛开的桑科草原,开可以看黄河九曲中的首曲,另外甘南还分布着多达121座藏传佛教寺庙,尤以夏河的拉扑楞寺和碌曲县的郎木寺最为宏大。
我们一大早在兰州吃过一碗热腾腾的马有布牛肉面之后,便沿着国道213一头扎向了甘南。途径临夏浓云密布,路过拉扑楞寺已是阴雨绵绵。路上偶遇藏民,一身藏族装束,顶着小雨策马前行,尽显彪悍的民风。车到山顶,竟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这可是平生第一次见到七月飞雪。很快,下山后雪粒又变成了雨滴,一路陪着我们到了郎木寺。
落脚的郎木寺被一条比小溪宽不了多少的白龙江一分为二,靠北一侧归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管辖,而靠南的一侧则属于四川阿坝州的诺尔盖县红星乡。两侧各有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甘肃一侧叫达仓郎木赛赤寺,四川一侧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只是我们在天黑前闲逛的时候傻傻地分不清彼此。
那时郎木寺镇街上酒店的住宿条件比较简陋,夏天依然比较冷,记得酒店还给客人准备了电热毯。镇上的饭馆也没几家,我们走进一家叫“阿里餐厅”的饭馆,端上来的宫保鸡丁让我们哭笑不得,将厨师叫出来,是一个特别年轻的藏族小伙子,睁着一双纯洁无瑕的大眼睛,虚心地听我讲这道菜应该怎么做。让一个外地人跑到四川教四川人做宫保鸡丁,想想都有些好笑!
因为糟糕的天气的影响,初到郎木寺的印象着实有些灰暗。然而第二天清晨却一下子惊艳到了我!
雨过天晴之后的阳光是最好的画笔,将郎木寺整个镇子勾勒的栩栩如生,东方是拔起而高耸的山峰,眼前是山坡上矗立的一片庙宇高堂,山谷里弯弯曲曲地流淌着白龙江水,脚下的青草挂着晶莹的露珠,近旁寺庙大色块的白色外墙与棕红色的挑檐屋顶映衬在蓝天下格外夺目。
走进格尔底寺,几个僧人忙着烧火做饭,炊烟夹杂着松枝的味道。继续往里走,接近大殿,传来僧侣们集体早修的诵经声,浑厚且悠扬。远处的转经房旁,几个藏民心无旁骛地绕环绕而行,看上去整个郎木寺的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安宁,却无处不散发着灵动的生机。
爬上高坡的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自公元7世纪以来传入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让藏族人拥有了坚定的信仰,而信仰的力量足以让高原清苦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这也许就是藏民族一千多年来在这片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生生不息的藏地密码吧!
想来自驾甘南已有十多年了,至今印象深刻!壮丽的高原风景与浓浓的藏风民俗都同样强烈地吸引着我,说不准哪天又要驾车奔向那个令人怀念的地方!
旅途小记甘南之行—郎木寺
早就听说郎木寺颇有名气,欲游览一番的想法曾不止一次地产生过。身居碌曲县城,距郎木寺近在咫尺,却总被一些无聊琐事缠住难以脱身,数年以来一直难以了却到郎木寺一游的夙愿。
那是六月盛夏一个周末的下午,天气不怎么好,却抑制不住对神奇郎木寺的向往,遂邀好友坐车赶往心仪已久的心中圣地——郎木寺,薄暮时分抵达时恰巧细雨如织而来,整个郎木寺笼罩在雾漫漫雨蒙蒙当中。翌日天气晴得出奇的好,如滤的碧空淡淡地挂着几抹绚烂的朝霞,走出户外,清新湿润的泥土气息带着几缕青草和野花的芳香扑鼻而来,信步走在狭长不平的街道上,溪水流淌的哗哗声和着不远处寺院的晨钟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顺街路而上,古朴原始的榻板房夹杂着富有现代气息的民居一绺儿沿着溪水两岸摆开,临溪水而居的居民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上搭着简易的小桥,野柳如伞般掩映着古朴的民居,放眼四望,满目皆绿,这里的人们处在绿色包围之中。望着缓缓流淌的溪水和小桥,给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遐想。看得出来,在这里居住和生活着的不论是藏族、汉族、回族同胞,还是外地而来的小商小贩们,对于植树护绿,造林成荫的生态意识还是非常浓厚的。
沿着窄窄的街道继续逆流而上,过一小桥,左边是四川省若尔盖县所辖的纳木村,再向前走便是格尔底寺院,寺院规模不小,整个建筑架构气派壮观、气宇轩昂,给人一种身临佛教圣地的肃穆和厚重感。向右过一小桥就是甘肃管辖的郎木寺地界了,郎木寺乡机关单位、郎木村和郎木赛赤寺院连片驻扎在溪畔的山坡上,闻名遐迩的郎木寺院就在山坡稍高处,四周古松翠柏郁郁葱葱,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的寺院群落错落有致,寺宇的雕梁画栋和华丽的殿堂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凝重感觉,整个寺院掩映在葱茏的绿黛之中,土红色的嘛呢经房一座连着一座,虔诚的藏族僧侣、老者和远道而来旅游观光的善男信女,挨个推转着闪亮耀眼的金**嘛呢经轮,不时发出轻微的吱吱的摩擦声。
郎木寺与四川格尔底寺只有三四百米,两边寺院晨钟和螺号声此起彼伏地响着,煨燃的柏香缕缕青烟和着僧侣们的诵经声四散开来,给静谧祥和的草原和林中古刹平添了不少情趣和诗意,使人的杂念和尘世的烦恼不觉间抛向九霄云外,让人顿时产生一种物我两忘返朴归真的意想。人,似乎只有回归到大自然之中才有那种远离尘嚣,忘记纷繁世事的脱俗闲逸之感。
其实,甘、川两地都以拥有郎木寺这一地名而享誉国内外。郎木寺这个地方确实神奇,一个山坳般狭长的地方,同时居住着甘、川两省两村近两千左右以藏为主、汉回杂居的三个民族的居民群众。一个地处两千多米海拔的地方,既有流水潺潺的清泉,又有小桥绿树古松翠柏;不仅给人一派南国风光的情调,同时又使人领略到草原森林交相辉映的高原独有的自然神韵。一个不怎么大的'地方,古朴原始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宗教文化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加上四周造型奇特的岩崖和奇峰怪石的陪衬,在富有灵性的白龙江发源地岩隙中汩汩而出的清泉渲染下,难怪这山清水秀人美地灵之地被络绎踏来观光旅游的外宾誉为中国的小瑞士。
身临郎木寺,完全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赏心悦目和心旷神怡之感。郎木寺既是充满诗情和画意的,富有创意和动感,又似一位端庄静坐的少女,具有一种难用言语表达的不凡内秀和魅力。郎木寺颇具盛名的佛教寺院已有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说,她是古典和遥远的,但看着她的小城镇建设和旅游景区的开发正在起步,旅游业一年胜似一年火爆发展的势头方兴未艾,从远景发展去向而言,她又是富有现代气息和全新内容的。郎木寺,这个以白龙江源头传说中的虎穴仙女而成名,以其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古朴原始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中外的地方,古朴和经典相映成趣,现代和原始益彰生辉。这个深居甘、川两省的香巴拉圣地,已成为一个向往的人间仙境,她始终是世人渴望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极佳去处。
郎木寺,一个雪域高原的佛教天国,一个让人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
? 天籁小镇,人间净土。早上睡到自然醒,裹的严实到小镇寻找早餐。不明就里的会把郎木寺当做一个藏地寺院,其实它不局限只是一个寺庙,而是一个乡镇。郎木寺镇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江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小镇的饭馆建造都蛮有趣,小胡同旁边的门口顺着小楼梯上去,眼前一亮。精致的藏式花纹沙发椅、五湖四海的游客留言墙、热情好客的老板。“老板,能不能帮我找个袋子装下早餐”“不好意思,这里是不能用袋子的,如被发现,1个袋子罚款500……”,涨知识时间到,来藏有几点一定要注意:one提倡环环保,不使用塑料袋。two没有经过允许不要随便给藏民拍照或合影。这个镇的喇嘛很多,有的手持经文行色匆匆,有的嬉笑打闹,有的虔诚朝拜。据说每一家都会有,而且以此为骄傲,这应该就是这个地方的信仰。人和景永远是最好的搭配,尤其是红衣僧人和寺庙。
? 吃过早餐,和小伙伴儿一起出发前往郎木寺。仰月状的塔顶,穿行于楼宇之间。郎木寺内部禁止拍照,需脱鞋子方可进入。一尊尊庄严肃穆的神像、精美绝伦的彩绘,来往虔诚膜拜的喇嘛或藏民,整个氛围让人不由得心灵安静,肃然起敬,浓郁的佛教气息铺面而来。
? 这甘南的天气真是一会儿一个样。啊,太阳晒出来了!啊,下雨了!啊,下雪了!啊,下冰雹了……惊叹词断不了说一天经历风霜雨露都不为过。但这里的人们不论什么天气,除了使用身上的的布裹头,不借用任何其它工具。他们绯红的脸颊是大自然沐浴后的明显特点。
? 观完寺庙,前往草滩。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还没有被开发过的山路有点儿像野线穿越,隔段会有藏民家马群等待游客的到来。泥泞难走的山路,在主人的带领下,马儿丝毫不胆怯,反而马上的游客被路途的坎坷惊得花容失色。走过千山万水,踏过泥泞沟壑,转角大片绿滩映入眼帘,一座座用石块和石板堆积起来的尼玛堆,配上彩色的经幡,据说风吹动经幡一次,就像诵了一次经。在西藏,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有她的故事,每一个生灵都有她的传说。
? 在这里,还有很多,例,转圈圈等,藏民用低调坦然的信仰守护着这一方净土。它是藏在山间的世外桃源,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却召唤着一个又一个渴望平静的人,如果累了,来郎木寺,决对的心灵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