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趋势 天气趋势

安徽省和县属于哪个市_和县属于哪个市

tamoadmin 2024-11-10 人已围观

简介1.和县属于哪个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下辖街道办事处包括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安徽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精细化工产业有机合成基地、安徽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县属于哪个市马鞍山市。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东南与芜湖市裕溪口紧连,南与无为市以裕溪河为界,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隔滁河与滁州市全椒县毗邻,东北与

1.和县属于哪个市

安徽省和县属于哪个市_和县属于哪个市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下辖街道办事处包括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安徽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精细化工产业有机合成基地、安徽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

和县属于哪个市

马鞍山市。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东南与芜湖市裕溪口紧连,南与无为市以裕溪河为界,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隔滁河与滁州市全椒县毗邻,东北与南京市一桥之隔,东面紧靠长江,隔江面对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总面积1319平方千米,下辖9个镇。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民国元年(1911年)11月12日,改和州为和县。2011年8月,和县(除沈巷镇)划入马鞍山市。和县有“和县猿人”、霸王祠、天门山、陋室等历史文化遗址。唐代诗人张籍、宋代歌豪杜默、明代诗人戴重、清代画家戴本孝等都是和州人。和县哺育了当代草圣林散之,养育了奥运会上中国首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

县直属马鞍山市管辖,不归其他区管辖。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 东与南京、马鞍山、芜湖隔江相望,南接芜湖市鸠江区,西接含山县,西北与全椒县接壤,东北与南京市浦口区一桥相望。 县城南北长,东西窄,南北最大距离70公里,东西最大距离36.4公里,总面积1319平方公里。

和县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境内有和县猿人、霸王宗祠、天门山、陋室等4处历史文化景点入选中小学教材。 和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北宋大歌唱家杜默,明末清初新安画派杰出代表戴本孝,“当代草圣”林散之,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获得者许海峰,都是和县的骄傲。

和县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丰富。拥有鸡笼山-半月湖、香泉旅游区两个4A级景区,霸王宗祠、天门山等五个3A级景区。 此外,还有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沐浴疗愈的“天下第一汤”香泉等众多历史文化景观,是中国最佳温泉度旅游示范县。

扩展数据

历史沿革

而县古称溧阳,因“县南有水”而得名。 周朝属扬州城,春秋战国属楚。 秦元年,设立溧阳郡,隶属九江郡。 韩属淮南国,金属扬州淮南郡。 唐朝是河州,辖溧阳、吴江、含山三县,其中溧阳县辖39个乡和西凉山镇,宋朝沿唐统治。 明直属南京 清朝属于江南左右部

辛亥革命后改为和县,直属巡抚。 1948年成立河汉爱国民主县,11月河汉、河汉分离。 1949年1月,县民主成立,后改为县人民,属巢湖地区。 12月划归南京管辖。 1950年春,仍属巢湖地区。

1952年,属芜湖地区。 1958年,和县与含山县合并,组成河汉县,划归马鞍山市。 1959年4月仍属芜湖地区,5月脱离汉县。 1965年属巢湖区管辖。 2011年划归马鞍山市,现隶属安徽省马鞍山市,辖9个镇,85个村委会,30个社区居委会。

中国***组织在和县成立较早。1927年4月,和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 同年5月,由于逆流蔓延到全县,一些***员仍坚持以各种形式反对国民党派。 抗日战争时期,县党组织逐步恢复和建立。

1938年9月起,先后成立临时前委、全县委、合江中央县委、工作委员会、全工委、中央县委。 1942年在河汉成立了拥有1000支枪的独立团。1943年扩编为武装河汉支队,有3000人。第七师参谋长孙忠德任支队长兼政委,马任副支队长。

与此同时,在河汉中央县委的基础上,河汉各县委员会相继成立。 这样,这个根据地逐步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聚集革命力量的基地和沟通新四军第二师、第七师的重要渠道。 1945年9月,河汉根据地的党政干部遵照中央的决定,在河汉支队的掩护下,安全撤离县城,到达苏北。

1946年7月,芜湖市工作委员会成立,王任书记,联系尚未撤出北方的党员干部,恢复革命力量。 1947年10月,彭任河南兼河南工委书记,成立了河南支队,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先遣支队进入河南地区。

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队在和县南翔乡寺长庄附近消灭了安徽省国民党第六保安团,打开了与该地区的斗争局面。 1949年2月,到达长江北岸,约3.5万人驻扎在乌江至裕溪口60公里长的沿江地区。

同年4月初,为在渡江战役中扫清障碍,散叶30军90师270团参加了对西凉山敌军阵地的进攻。 团长朱亲自指挥主攻,光荣牺牲。

1949年4月23日,全县解放。 县委下设7个区委员会和42个支部。 7月,江泉县、临江县所辖的原、县区全部划归该县。 全县有7个区,1个直属镇,75个乡镇。